迎战疫情 阿里做好准备了吗?

疫情对零售业的冲击是最为明显的,在过去的20多天时间内,全国上下严防死守,户外活动减少至最小,线下实体零售接近“冰点,另一方面,从乡村到城市社区,网格化的管理又对物流的正常运转造成极大冲击,尤其随着假期的延后,物流人员返岗推迟,行业回暖滞后,严重影响着线上零售的正常运转。

mrw.so短链接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以上是在疫情爆发期内,零售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此背景之下,2月13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0财年的Q3财报(2019自然年),营收仍然保持了38%的中高位速度,但在分析师提问中,董事长张勇表示“新冠疫情将带来重大挑战,3月份当季营收增长受到负面影响”。

并表示要与商家“共渡难关”。

虽然此份财报所体现的乃是疫情之前的季度,但我们仍然试图通过对此份财报的研读来判断阿里是否做好了应对疫情中和疫情后市场困难期的准备,抑或是阿里此后究竟尚有多少空间来为商家纾困。

疫情对阿里冲击究竟有多大?

此时我们与病毒的交战仍处胶着期,疑似病例增速放缓,湖北外地区日确诊病例不断下降,疫情似乎正在逐渐向好,但根据有关专家信息,我们对病毒的特性仍有相当未知空间(如粪口传播究竟有何具体危害),以及返工之后是否会增加疫情管控难度等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疫情的全面结束增加了重重阻碍。

这也是零售业需要面临的一大困难,在现时间点,全国工业生产到销售端的全面恢复才是行业走出低谷的一大关键,毕竟,零售是作为工业生产的终端出口而存在。

mrw.so短链接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在此之前,我们根据经济学家们的相关预测报告,加之对行业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大概得到以下结论:

1.2020全年零售增速在5.1%-5.5%的区间,中位数为5.3%,剔除价格因素为3.3%,行业存在增速严重放缓,且有库存压力加大的风险;

2.若2020年Q1的GDP增长为经济学界预测的4.5%(彭博社数据),社会消费品增速会跌到2.6%左右,在院线电影全面下线,餐饮业和旅游业遭受重击之时,该数字仍然是相对保守的;

3.我们预测2020自然年阿里GMV增速会在5%-10%这一区间(2019财年的GMV增速为18%),Q1的GMV增速大体上会在5%上下水平(春节和假期延长期内通达系物流停摆,返工延后,冲动消费被抑制,本地生活服务外卖配送人员减少等因素)。

该部分详细分析见此前文章《疫情影响预判之一:零售业承压加剧,行业格局能就此改变吗?》,不再赘述。

疫情影响预判之一:零售业承压加剧,行业格局能就此改变吗?

一句话概括阿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零售业增长乏力,阿里作为电商巨头显然也要遭遇增速下滑的风险。

2019财年,阿里总GMV增长了18%,同期核心零售的佣金+客户管理部分增长了29%,若全年GMV下滑在5%-10%的空间,考虑到阿里也在进行对商家进行了扶持工作(如减免天猫商家的平台使用费以及对部分商家进行流量补贴等),大概率上2021财年阿里电商核心的佣金+客户管理增速会降到15%左右水平(2019年Q4增速已经降到了21%)。

正逢疫情试点的2020财年Q4,总营收以及总利润都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也是张勇为代表的阿里管理层对下季度财报表示有“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

这对于阿里接下来的运营甚至是市值管理显然是会有相当大冲击的,阿里虽然业务线庞杂,但迄今为止电商仍然是称之为现金牛的业务,当核心业务吃紧之后,阿里现今是否做好对冲疫情风险的准备工作呢?

阿里过难关:加大自营 开源节流

在2020财年的Q1-Q3,阿里经营性资本支出分别为58亿元、92亿元和57亿元,共207亿元,但仅2019财年的Q2和Q3(2018自然年的Q3和Q4)该部分支出已经超过了216亿元(分别为116亿元和100亿元)。

由于经营性资本支出乃是总资本支出剔除版权以及园区有关的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之后的数据,此部分的削减意味着阿里在运营层面已经过早已经节流,且力度相当之大。

2020财年Q3,自由现金流由上年同期的514亿元成长至783亿元,开始储蓄能量。

从IPO之后的几年时间内,阿里进行了大手笔的扩张,如物流方面投资通达系,收购地区配送企业,重组本地生活服务,在大文娱和体育方面下手频频,不断拓宽业务范围,使阿里由早期的电商企业进化为庞大的商业经济体。

但以上的行为乃是建立在:其一,电商具有高成长和现金牛双重特性,为投资行为源源不断输送能量,在此期间虽毛利率会有所影响,但电商整体规模优势尚在,尤其是在掌握微博、优酷为代表的流量源之后,又刺激了电商的成长;其二,新型业务具有一定的成长和止损能力,充沛现金流,形成正向循环,此部分迄今并不成功,尤其是大文娱和本地生活服务,仍然严重拖累企业大盘。

于是不难理解2020财年在“花钱”这一问题的保守,积蓄现金流,准备过冬,CFO在分析师提问中也披露要差旅费在接下来也会被大幅压缩。

那么,阿里在业务端又会有何等的调整呢?

其一,加大自营比重

在此之前,阿里一直热衷于自身平台模式的推广,即,通过卖流量获得盈利,这也是阿里电商成为现金牛的重要原因。但平台模式天生的缺陷在于,对于中高端用户难以完全满足痛点,尤其是对生鲜、以及客单价较高产品,原有仓储模式很难满足用户需求,这也是京东在阿里的高压之下仍然保持成长的原因。

2016年之后,阿里在业务端进行如下调整:1.推菜鸟联盟,整合社会仓储配送能力,使大商家可以在菜鸟体系内分仓备货,提高效率;2.推天猫超市、整合银泰,捧盒马和大润发,与本地生活服务结合,来获得商超用户的到达率。

近三个季度以来,阿里自营部分增速已经连续超过120%的同比增速,在本季度达到258亿元,待本财季结束,全财季总交易量应该在800亿元-1000亿元的区间,虽然较之数万亿的总GMV仍然较低,但由于高成长性以及生鲜和商超电商的特性,其总规模和占比仍然会走高。

mrw.so短链接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在财务上,此部分业务的作用主要为: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可以牺牲毛利率,但经营性现金流可以有较好表现(行业在此对供应链均有一定账期,即便微亏,也无妨现金流)。

与强资本投入的本地生活与大文娱不同,自营业务可以做到微利,现金流也相当充实(对比京东即是),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平台调性,何乐而无为。

在2019年,除猫超之外,阿里又推出了多种形式的自营模式,如天猫企业购直营和天猫会员店,后者主打会员购,其意图乃是相当明显的。

其二,对部分业务的止损,给对手机会

在本季财报中,云计算的表现相当颇有代表性,虽然同比增速为62%的历史新低,但EBITA的亏损率降到了3%,云计算此前具有高成长和强亏损双重特点,如今也到了止损的时候,考虑到云计算此时仍处于市场竞争早期,格局远不固定,华为云和腾讯也跃跃欲试要挑战阿里云地位,可以看出,阿里云或许在考虑牺牲部分成长性来降低亏损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是否要对亏损业务进行收缩和调整呢?我们认为是有这个必要的。

本季度大文娱营收74亿元,但亏损高达33亿元,EBITA亏损率高达45%,该部分业务中,阿里影业已经不再主控电影,成为跟投一线电影公司作品的偏财务投资公司,优酷表现整体也乏善可陈。

在此之前,我们对大文娱的认识为“流量源”,为电商贡献流量,但现在短视频以及资讯型平台成为行业追逐的流量来源,根据QuestMobile数据,京东40%以上的预算是给了头条系的。

那么,大文娱在现有的格局下是否还有继续大投入的必要呢?是否要考虑整体性收缩这一问题呢?

本地生活服务有点复杂,对商家和用户双重补贴,强资本投入,近期表现仍然落后于美团,不久前让胡晓明这位阿里干将担任该业务总指挥,内部仍然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在现阶段,本地生活服务仍然是贯穿支付宝、本地自营品牌以及成长性的重要产品,占比虽少,但对于稳定支付宝月活、饿了么对盒马的支持都相当重要。

但整体上,我们不认为本地生活服务在超越美团方面还有太大的可能性,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美团进行了入口的收缩,着力打造美团App这一超级入口,提高渗透率,在通过业务子集的配合,提振市场打开率,在现如今,本地生活服务虽然在淘宝、支付宝多有入口,亦有自有App,但流量相对分散,也非绝对的黄金位置,内部资源分散,仅靠补贴拉动难以奏效,若无必杀技,超越美团是相当之难的。

不如佛系一些,给美团机会吧。

在疫情中,阿里也出台了一些扶持商家条款,如减免平台使用费和菜鸟仓等等,那么,补贴会对阿里有太大影响吗?

我们认为并不会,以店铺使用费为例,其损失的大概有20-30亿元左右,对于阿里现有体量,并无太大问题,也就是说阿里接下来是有可能出台更多扶持措施的空间的,在如此行业艰难时期,应该将扶持商家视为投资未来的行为,帮助商家渡过难关,才可再迎来辉煌。

mrw.so短链接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基于此,我们建议:1.聚划算进一步降低商家成本,如开篇所言,若剔除价格因素全年社会消费增长3%左右,制造和零售企业会面临极为严峻的库存的问题,聚划算的作用会被放大,可以考虑降低成本扶持商家,否则去库存的需求会迁移至拼多多,反而给对手创造机会;2.降低商家的流量总成本,阿里佣金+客户管理增速仍然大于GMV增速,此前商家的负担整体上是增加的,在此特殊时期,阿里又有庞大现金储备,不如再度降低这一费用。

2020年,对零售业是极为艰难也是蕴藏新生的一年的,应对得当可加速提高电商对社会零售的渗透率,加速用户教育,尤其是生鲜以及商超产品对中老年用户的普及工作,如2003年对网购的普及一般。

但同时,收缩战线,充盈现金流都在严重考验着企业们,毕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阿里在财报中说出了困难,也强调了信心,对于商家、用户以及资本都要同步调整心态和行为。

我们有信心也有勇气来面对这寒冷但也暗藏希望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