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很多人眼中,运营就是打杂跑腿,琐事缠身,各种出卖体力。
 
这其实没错,因为至少超过80%的运营,其工作状态确实如此。
 
然而,在很多过来人的眼中,以及很多CEO、创始人们的眼中,运营的真正价值所在,却绝不是“可以管理好各种琐事,具备强大的执行力”这么简单。
 
我在本书开篇的“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一节中,已经提到过,运营是一件复杂度远超局外人想象的事情。
 
具体来说,这种复杂度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一款产品,因其业务类型的差异,其运营过程中核心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如,高频使用型产品和低频使用型产品、消费型产品和非消费型产品就完全不同);
 
● 一款产品,因其产品形态的差异,其运营体系的搭建以及其运营通路也是完全不同的(如,工具类产品与社交类产品、内容型产品与平台型产品);
 
● 一款产品,依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也千差万别(如,一款成熟型的产品和一款刚上线的早期产品,运营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也完全不一样);
 
● 即便目标和运营侧重点完全一致,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运营上具体可以采用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搞定10万新增用户,我可以策划个事件,可以做效果广告投放,也可以发一堆软文……)。
 
以上几点,基本决定了运营很可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事情。相反,每一款产品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运营策略如何制定以及工作内容如何规划,都是需要结合很多具体问题来进行思考的。
 
而在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前提下,还要能够给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并通过一系列动作和具体手段令其生效,这恰恰是运营所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然,它也往往是“运营”这项工作的有趣之处。正因为这些无处不在的变量,运营才会是个“看似琐碎缺乏技术含量,实则深不见底”的事情。
 
基本上,一个初中级运营和一个高级运营间最常见的分水岭,也在于前者只能关注执行,后者则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方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这基本也往往是一个所谓“运营经理”和“运营总监”之间的区别了。
 
那么,如果要让自己具备类似的策略制定和操盘能力,需要满足哪些前提条件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
 
● 对各类运营手段非常熟悉。从写文案到做传播,从活动策划执行到广告投放,从运营群到管理一个社区,从线下地推到线上的用户维系,它们当中的大部分你都需要能够搞清楚背后的逻辑,以及具备落地执行的能力。
 
● 有过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盘经验。比如说,曾经依靠一个投入了十几个人资源,涉及开发、产品设计、渠道推广、整体传播等各环节的中大型运营活动达成了用户新增几十万的目标。
 
● 能够理解一款产品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会有何不同。
 
● 能够站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层面上,理解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商业模式的产品,其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可能是什么。
 
● 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完成和搭建起来一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
 
上述5点中,第1点和第2点需要你自己通过时间去慢慢实践、积累、沉淀和给自己争取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