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标题党”和“段子手”们都很难成为内

前面写了一系列关于内容运营的东西。这里,我想再用一点点篇幅来聊点儿关于做内容的人,以及我作为一个内容运营者的一些立场与建议。
 
坦白讲,这一节可能略虚,但很诚恳。
 
(一)
 
互联网圈内,人人都在说运营苦。这其中,可能以做内容尤甚。
 
而常见的苦“内容运营”,现在基本又分为两拨人,一拨类似网站编辑,每天审稿、选稿、组稿、各种Ctrl+C&Ctrl+V,他们往往对网站流量、PV等数据负责。
 
另一拨人,则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新媒体运营”,他们往往管着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满世界各种转载,各种编段子修图追热点,他们往往对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阅读数等负责。
 
这两群人存在着一个共有的尴尬:
 
他们总是会被老板天天拿着大棒在后面要KPI,因为KPI的存在,导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很多时候做的事情是机械化的,甚至是忽略内容价值而强奸用户式的(例如,给某篇屎一样的内容取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这导致他们往往没什么成就感,并且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未来在哪里。
 
再具体一点讲,我认为大部分内容岗位从业者们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
 
他们几乎都只会基于短期来考虑我可以在内容上玩点什么小花样或小技巧,以让其可以有助于我短期数据指标的拉升,而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做的内容长期而言对于用户有何价值。
 
若不信,作为一个内容工作者的你可以扪心自问,后面一个问题你能否简捷清晰地给出有力的回答。
 
这群人的存在,其实也恰恰折射着过去20年来,“内容”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尴尬地位。
\"运营\"
 
(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容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都是被人视作一种手段而存在的,而很少被人视作目的。就像上面说的,我们更在乎内容如何能迅速给我们带来更多流量,而并不太愿意去考虑和关注内容本身的长期价值。
 
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者的价值并不合一。
 
举个例子,在过去十几二十年里,人们消费内容的核心入口,其实有两个,一是通过搜索,二是通过内容门户。
 
但你会发现,一个内容在这两个入口下是否能获得更多点击和浏览,其实不取决于你的内容好不好,而是你的SEO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关联到足够多的关键词,能不能想方设法在百度搜索结果中排得靠前,或者你和门户网站的编辑关系好不好,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推荐。
 
所以,在过去的时代,做内容的人,都更愿意把时间用于去琢磨SEO怎么做,以及怎么能搞定核心的内容分发渠道,借此迅速获得巨大的访问和流量,在他们眼里,“内容”应该是为了如何快速简单粗暴地获取流量而服务的,至于内容本身的价值如何,并不重要。
 
一直到了今天,在很多公司内部,情况也仍然是类似的——很多老板之所以要做新媒体,仅仅只是听说新媒体可能可以很快拉粉,但至于要在微博、微信做什么样的内容,带给用户何种价值,他们可能根本没考虑过。
 
这个时候,内容是一种被扭曲了的存在。你会发现,那么多人在做“内容”,但真正愿意去认真考虑一下内容价值本身的人,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