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前面,我们已经逐次说过了内容的定位和调性,以及UGC型内容生态和PGC型内容生态的搭建。
 
本节,我们要聊的就是剩下的关于内容运营的两个更宏观一点的问题:当你预期你的内容生态将要甚至已经被搭建起来,你手里将会拥有N多内容(比如说,已经超过1万条内容条目)。为了使这些内容面向用户价值最大化,我们该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如何设计流通机制?
 
这两个问题,可能不止关乎于运营,也密切关乎于产品。
 
这两个问题,也会是复杂度较高的两个问题,它不仅仅关乎于执行,还关乎于与内容相关的整个产品机制的构建,会更有助于你将从宏观上从产品设计的要点再到运营节点的把控都一一梳理清楚。
 
如果你想要跳脱出不断在“写稿-编辑-发稿-写稿”的循环,成为一个段位更高的内容运营,有能力去做一些更加性感的事,你都必须要理解这两点背后的一些根本逻辑。一旦你清晰理解了这两点,很多时候在一个内容类产品上,你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去驱动产品来发生一些改变,甚至是能够真正对一款内容型产品负责——在内容类产品上,其实产品天然就是应该为内容而服务的。
 
让我们来一个个谈。

\"运营\"
 
(一)内容的组织
 
理想情况下,一个具备大量可消费内容的内容型产品内部,对于内容的组织,可能会分如下图所示的4个层次。
 
1.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
 
在这个层次上,常用的手段,是对于内容的样式、构成等进行一系列标准化的约束,通过这些约束让你的内容整体风格、阅读体验看起来更一致、更有识别度,质量更有保障,甚至让内容生产的效率更高。
 
例如,豆瓣在过去10年里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全站内容都必须是接近于宋体10号字、单倍行距的“豆瓣体”,在字体、字号、行距等方面均不允许用户进行任何更改,正是依靠这样的约束,豆瓣的内容识别度和阅读体验才10年来始终得以保持一致。
 
甚至是,围绕着这一约束,还衍生出来了很多知名的社区文化现象。例如,著名的“我是分割线”,正是因为编辑器极度简单,导致用户在内容划分上只能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其他解决方案,从而从豆瓣衍生出来的。
 
上面说的是对于内容样式的约束,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通过对内容构成本身进行标准化约束从而提升内容整体价值的例子。
 
1)新浪微博
 
早期微博内容有最多140字的限制,增强了内容的识别度,保持了整体站内内容的一致性,同时也降低了内容生产成本,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条内容的创作。
 
2)小咖秀
 
早期的小咖秀,只允许用户基于已有的音乐和字幕完成“对口型”式的视频拍摄并上传。通过这一限定,同样增加了内容的识别度、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3)三节课在线课
 
这方面我们当前做得可能还不够,但目前我们正在尽力把三节课每一堂在线课程的讲解逻辑都变成一个“提出问题-引申案例-提炼方法论和解读”的形式,通过这样的约束和限定,我们同样可以保持三节课在线课内容风格上的一致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师们录制课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