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微头条

2017年年末,支付宝在微博和微头条发了一条同样的内容,结果60多万粉丝的微头条号有13万条评论,而拥有1200万粉丝的微博号却只有7000条评论,不少营销人惊呼“微头条红利已来”。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两年过去了,微头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最近微头条的数据越来越凶猛,于是统计了一下自己最近发的50个微头条,大概数据如下。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我发的最近这50个微头条中,阅读数最高120万,是写拼多多的,评论数最多的636条,是讨论洗碗机是否能普及的内容。考虑到我发的是偏小众的科技互联网内容,以及只有3.3万的粉丝,这个数据比较让我满意。

与初期清一色骂小编傻X有所不同,现在微头条的评论更加友善、全面和有深度,比如,我发的一条写蔚来汽车的内容吸引许多车主前来讨论,还有一条请教咖啡机相关知识的内容也收获许多高质量评论。

这说明,微头条的用户群体覆盖面更广了,包含了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用户。

我担心这只是个例,于是咨询了一些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朋友,他们均有同感,并且在讨论中透露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消息。

一个是许多企业把营销重心由微博转到了微头条,它们的新媒体PR也倾向于今日头条和微头条,这里面当然有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压缩预算的缘故,但也与今日头条和微头条的数据和效果明显有很大关系。

另一个是企业投放微头条的需求增多了,在新媒体广告预算整体严重削减的今天,微头条投放需求逆势上涨,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它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微头条的价值。

当然,我不会以此就做出诸如“微头条取代微博”之类的判断,但微头条的确值得企业、自媒体和其他营销人的关注,我们常说营销离不开“两微一抖”(微信、微博和抖音),我想,说不定要逐渐过度到“三微一抖”了。

相较于微博,微头条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其一,微头条的流量不可控因素比较大。

虽然微头条也有粉丝积累,但其推荐模式还是头条系一贯的算法分发,而算法是基于内容的,也就是说,就算你坐拥百万粉丝,但内容太差或者广告痕迹太重也是不会被重点推荐的,这与微博微信积累到一定粉丝就可以躺着数钱的模式有所不同。

这种模式对于创作者来说稍显累,试图培养“私域流量”可能有点难度,但却有益于平台的健康发展,不会出现微博那种广告满天飞的情况。

其二,微头条和今日头条是打通的,包括之前的“悟空问答”也是内嵌于今日头条客户端的,丰富和完备今日头条客户端内容。

这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打发,一方面今日头条客户端可以给新产品,诸如微头条和悟空问答输血,助其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成长起来的这些产品又可以反哺今日头条客户端,充实内容,吸引用户留存。

我看最近有新闻报道说今日头条的DAU一年多没有怎么增长了,但这里面却没有统计用户停留时长,如果用户停留时长显著提高,像抖音那样刷到完全停不下来,依然是很恐怖的,移动APP抢夺的就是用户的时间。

毕竟,“宇宙条”这个称呼,不是白叫的。